发布时间:
2025-06-05 10:24:01
国电电力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和双碳战略■■■■★,围绕常规电力能源转型排头兵、新能源发展主力军、世界一流企业建设引领者的战略使命■■★★★,统筹能源安全和绿色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适应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和市场化改革带来的行业变革和运营环境变化,体系化、系统化提升发电机组可靠性水平■■★★■■,全面增强电热供应保障核心功能。持续推动结构优化调整,清洁可再生能源高质量规模化发展,煤基能源清洁高效和低碳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全面建成绿色低碳技术体系,大幅增强创新发展支撑能力,构建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把公司建设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电力上市公司。
夯实煤电机组兜底保障作用,深入推进煤电机组三改联动,增加现役机组调峰能力,开拓供热市场,推进火电企业综合能源转型◆■◆★★,提高综合能源收入◆◆。坚持多元创新发展可再生能源,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持续扩大有效投资★◆■★,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深化■★■◆★■,依托已投产火电、水电布局及送出通道优势,深化产业协同开拓新能源发展模式。2025年计划火电核准备案200万千瓦◆■★■,开工147万千瓦,投产764万千瓦;水电核准备案272.15万千瓦,开工363◆★.10万千瓦,投产136.50万千瓦;新能源核准备案1141★★■.81万千瓦,开工519.62万千瓦,投产641.59万千瓦。
中国的能源与电力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展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二零二零年以来,电力需求增速稳步超越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二零二四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达到9■★★■◆◆.8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高于按年GDP增长5%◆★★。此反映中国在电气化进程中的快速推进,尤其是电动车的普及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
2025年,华电国际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增强核心功能,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和价值创造力,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高质量完成好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加快打造强而大的一流能源上市公司。
电力生产方面,公司在做好清洁能源发电系统运行维护工作的同时★■■,重视现有火电机组在全社会能源安全体系中的基础性★■★■、调节性作用,积极开展延寿测评和改造■★◆■,保持应急备用机组的健康水平■★★。公司积极发展供热产业,升级综合能源服务★★■;深入研究生物质耦合发电的应用前景★★■,捕捉市场机遇;根据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认真做好各项环保治理工作,努力巩固安全生产■■、节能环保方面的领先优势。
电力营销方面,公司将坚持量价统筹、效益为先◆■■,密切跟踪电力市场变化■◆■,综合研判市场竞争形势和电价走势◆◆,充分挖掘电量空间◆■★■◆,力争全年发电量实现正增长★■■★◆◆。全力以赴做好2025年市场交易工作★★★,紧盯重点地区■■◆★★★,做好火电、新能源交易策略研究★★★★■■,力争保持电价在合理水平◆◆■◆★◆。全力开拓售电市场◆■■■,做好华能售电品牌建设工作■★★,提升售电收益■■★★。优化碳交易策略■◆◆★,降低履约成本。2025年,公司力争完成境内发电量4,850亿千瓦时左右。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公司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攻坚之年。公司将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统筹抓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安全■◆■◆★■、高效益运营,推动存量增效◆■、成本领先、增量做优、晋位升级,坚决打赢高质量发展攻坚战、提质增效提升战、全面深化改革收官战、电量电价保卫战、亏损企业扭亏战,统筹抓好十四五高质量收官和十五五高标准开局,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4.强治理、提质量,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强做优。持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公司治理,打造科学、理性、高效的董事会■◆◆◆■■。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守牢上市公司合规管理底线★■◆。持续维护多层次投资者沟通渠道,加强股东回报重视程度,有力有序推动公司价值合理回归,系统性开展市值管理工作■◆★◆★◆,努力打造创新力强◆■、竞争力强、发展力强、抗风险力强的四强一流上市公司。
华能国际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统筹能源安全和绿色发展,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力争在十四五末期公司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45%左右,推动公司成为治理完善■★★■◆■、运营卓越、节能环保和市场价值优秀的国际一流上市发电公司。
燃料采购方面◆◆■,公司将聚焦燃料控价目标,科学统筹保供与控价的关系,在保障供应安全的前提下控制燃料成本。全力提高煤炭中长协签约履约质量,发挥长协合同压舱石作用。刚性落实煤电产业协同计划,充分发挥内部供应兜底保障作用。加强市场研判,把握市场机会◆★■■◆★,优化采购策略,坚持淡储旺耗,保障燃料成本可控在控。同时★★★,进一步优化煤炭采购结构,精准采购进口煤,全力压降采购成本。
资金方面,公司将进一步密切跟踪、认真研究宏观政策走向,充分发挥信用优势和管理优势★◆★★★,积极抢抓政策机遇◆★◆★◆★,进一步拓展资金来源,优化资金时序◆■◆,确保有稳定的现金流和合理的资本结构★◆■★★★,持之以恒抓好金融风险防范,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基础上努力压降资金成本■■★◆。
华能国际以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根本遵循■◆◆★,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以质量效益为先,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新能源跨越式发展,在三北地区和辽宁、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等沿海区域及中部新能源资源良好地区打造基地型清洁型互补型★◆■■◆、集约化数字化标准化的三型三化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加快煤电结构优化升级,按照控增量、优存量、促减量的思路优化煤电发展,实现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择优发展气电及其它清洁能源发电■◆;以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坚持面向公司发展重大需求,坚持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深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施科技示范工程◆■◆★★★;做强做优综合能源服务★◆■★■,主动适应国家能源供应结构转型★★★,坚持以数字化为手段■★★■★★,积极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围绕核心产业开展多元供应和能源服务;坚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强国际合作,加强境外资产高效运营■★■◆◆◆,提升境外资产抗风险能力和盈利水平;坚持以提升效益、创造价值为导向,夯实经营管理基础,提高管理效能◆★■,全面提高公司现代化经营管控水平■★★◆,完善公司治理,提升公司品牌价值■★◆,认真履行社会责任。
2024年资本性支出738★★◆■◆◆.48亿元★★,其中前期、基建支出620■★◆■★.28亿元(316■★◆★.59亿元用于新能源项目,113.01亿元用于水电项目,189.34亿元用于火电项目◆★■,1★◆■★■◆.34亿元用于其他项目),技改及零购支出71★■★.22亿元,信息化及科技项目支出14.18亿元◆★◆★■,股权投资32★◆.80亿元◆◆,用于新能源项目支出较2023年增加4■★◆★■.12%★■★◆◆。
坚持高质量发展:优化电源品种和区域佈局,集中精力深耕大基地、海上风电项目;分区域制定开发策略和投资标准,严格审核把关收益率基准;此外■■★★,坚持深严精优基建管理要求,高标准推进项目工程建设◆★★,确保全面达成里程碑节点目标,打造未来竞争优势。
加强规范运作,巩固提升品牌形象◆■。全力推进常规能源资产重组项目,保持与监管机构的有效沟通◆◆◆★,及时答复反馈问题◆■★,尽快完成资产交割★■,适时启动配套募集相关工作■◆★■★◆。认真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高质量组织业绩路演,高水平编制ESG报告,进一步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持续加强日常关联交易管理,跟踪掌握新型关联交易动态,做好全过程监管指导★★★。认真落实国资委《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牢固树立科学市值管理理念,进一步完善公司市值管理相关制度◆■◆◆★■、方案★★★、措施,不断提升上市公司发展质量和规范运作水平。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分红派息方案,进一步提振投资者信心★■★★★◆。
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全面落实集团公司结构调整、绿色转型发展战略,积极融入和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及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坚持坚定不移地走创新引领发展★■、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全力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发挥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平台作用,加快推动公司向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转型,切实提升资产管理和资本保值增值等能力,打造管理规范、业绩优秀、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强、受投资者青睐的一流上市能源公司。
强化真抓实干,持续夯实安全运营根基。聚焦迎峰度夏、温暖度冬◆■◆★★■、重点地区和重要时段■◆,确保重大活动和关键时段能源保供安全;科学制定电煤库存策略★★◆◆◆■,着力提高战略客户优质长协兑现率,全力保障发电燃料供应■◆◆■★。以安全生产强基固本年为抓手★■◆★,下大气力夯实安全基础◆★★■;突出科技强安,以更大力度推动AI赋能安全;深化供热安全能力提升改造,以设备更新保障安全生产全面升级■■■★■,更好适应和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各污染物达标排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监督新建项目环境治理,确保依法合规组织施工。贯彻落实能耗双控逐步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有关政策要求◆■◆★,加强能耗指标分析、监督检查和异常跟踪,推动碳排放强度稳中有降★★★■。
为应对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以及实现双碳目标◆■,中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预计将保持高速增长。截至二零二四年底,包括风电、太阳能发电及生物质发电的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已达到14.5亿千瓦★■◆★◆,首次超越火电,成为中国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里程碑◆◆◆。
3.抓转型、促发展◆◆,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蕴★◆■★■◆。推动完善资源获取一批、核准备案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的四个一批体系良性循环。加快推进煤电清洁高效利用,积极打造一批具备低碳性、灵活性★★■★■■、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的新一代煤机■◆■◆■,推动煤机转型提质升级;推动新能源基地化规模化开发,全力推进重点基地项目年底前全容量投产,积极开发各类优质新能源项目,持续提升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能力。
二零二五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亦是下一个五年规划的谋划之年,同时也是本公司战略转型的关键时刻。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与机遇的时期■★◆◆■■,本公司将积极适应市场变化,果断出击识别并抓住机遇,全面提升管理效率,同时坚定不移地追求卓越◆★■★◆★,巩固本公司作为国家电投旗舰上市公司的地位。为此■◆■★,中国电力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电力建设方面★◆■◆★■,公司将突出抓好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发展新能源★■,持续优化火电发展★★◆★,择优布局调峰气电。以安全发展为基础★■,以质量效益为中心,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现代化管理为手段◆■■◆★,统筹抓好安全、质量★◆、造价、技术创新、智慧基建等全方位工作,确保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细化实施公司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措施■■■,切实解决影响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推动企业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优化公司治理★◆★,加强市值管理◆★,发挥国家能源集团常规能源整合平台作用,优化公司资产结构。扎实推进世界一流企业建设,积极开展对标一流价值创造行动,培育打造更多标杆企业、项目和模式。瞄准世界一流企业目标◆★★★■,加强战略思考,增强创新思维,提升专业管理能力。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结合公司产业发展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积极谋划有行业代表性的重大科技项目,集中精力和资源加强攻关,加大CCUS领域和煤炭绿色智能开发方面的资金投入、项目布局■■★◆★,打造CCUS领域行业标杆,培育更多新质生产力。加快数字化转型■◆★◆★■,优化火电、新能源、水电等各模块数据采集和功能应用,实现数据同源、业务同构、平台共享、系统共建,提升数据价值。
注重投资质量◆◆◆,统筹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深入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和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紧紧围绕年度发展目标任务■■★◆◆,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跟踪抽蓄项目产业政策★★■■◆■,加强项目相对竞争力分析★■◆■◆,差异化制定项目推进策略★★■,形成储备一批◆■◆◆◆★、推动一批■◆◆★■、开工一批的滚动发展格局◆■。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增强发展新动能★◆★■,加快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加强投资计划和资本金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保障项目发展和基建工程资金需要。全面落实项目建设条件★■■■◆,严控投资风险,确保项目投资收益。
深化价值创造,全面提升经营质效水平。深入推进提质增效,稳固提升经营效益水平。加强电力市场形势研判◆■◆★■,继续落实好煤机容量电价政策,统筹优化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市场交易策略,提升度电边际贡献★★★◆■;积极争取燃机两部制电价政策■◆■★■■,推动建立气电联动机制,确保燃机企业健康持续运营■■■。突出抓好燃料成本管控■★,优化燃料采购机制和策略,全面做好保量控价工作■◆◆◆。深入推进降本节支,提升成本管控水平,充分把握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窗口期★■◆◆◆,认线年融资方案★★■★■◆,提升融资工作质效。加强风险监测预警,持续做好高风险企业治理★★★,进一步提升资产管理质效。
深入研究电力现货、绿电、绿证、辅助服务等市场规则和政策变化★★■,利用大模型、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强化各板块经济运行管理,提升发电效益◆■■★◆★。拓展综合能源市场◆★◆■★◆,实现火电+多联供等优势项目产业化、成熟项目规模化。精益管理提质增效,管控燃料成本,准确把控采购关键节点★◆■★,适时采购质优价廉市场现货,有效控降成本。发挥统谈统签的集中管控优势,不断优化结构,遴选优质长协单位★◆。发挥进口煤控价补充煤源作用■★★◆,密切跟踪相关政策◆■★★■,关注国际煤炭市场形势◆★◆◆◆,性价比适宜时择机采购★◆★◆★★。
更高标准提升能源保供水平■■■◆★★,以提升设备可靠性为基础,持续开展设备治理控降机组非停,确保火电电量要得来、发得出★■、顶得上。水电板块结合新技术、新工艺与水电机组实际情况,更新关键设备和控制系统◆◆,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新能源板块继续落实高频故障治理计划,加强隐患排查治理■◆,降低大部件故障频次★◆■■■,提升风能利用率,做好光伏电站的运维管理,减少自身原因的电量损失。
落实存量项目提质增效:加快低效资产处置和盘活,提升本集团发展项目整体资产质量和回报率。著力提升新能源项目经营质效,加强电力行销◆◆◆★■,试点运用人工智能进行智慧决策和报价,为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后的现货交易作好准备。
2025年计划资本性支出741.00亿元■★,其中前期、基建支出587◆◆.91亿元(279.88亿元用于新能源项目,132◆◆■■.03亿元用于水电项目,174.19亿元用于火电项目,1.81亿元用于其他项目)■◆,技改及零购支出59.74亿元,信息化及科技项目支出25.78亿元,股权投资67.57亿元。
加强市值管理:落实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开展高质量併购重组◆★;适时引入长期及战略资本,以提升企业管治透明度;加强投资者关係管理,确保公开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从而增强投资者信心★◆◆■◆◆。
2025年,华能国际将坚持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主线◆★,认真落实上市地监管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提升风险控制力、价值创造力、发展新动力、改革驱动力等核心能力,确保全面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奋力开创公司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稳效益、降成本■■,提升高质量发展价值贡献。积极抢抓市场机遇,着力统筹燃料■★★★■◆、电量两个市场,坚持两个盘前抢发效益电量,坚持在稳电价★◆、增热价上多方协同★◆,科学把控采购与库存两个节奏◆★,动态优化市场+长协的结构配比,加强过程管控,提高保供控价水平★■★。主动应对电力市场竞争新格局,全面推进实施成本领先攻坚方案,久久为功,促进形成成本领先文化■★★■★。
1.保安全◆◆★◆■★,守底线,夯实高质量发展基层基础。不断强化大安全管控力度,扎实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坚决对违章零容忍■★◆★★,强化安全责任意识,不断深化双防机制,巩固扩大双零成果◆★,把科技兴安作为实现企业本质安全的重要手段。